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關山習藝所

特色:永續農業、原民編織,創造就業機會 

關山習藝所前身為1957年設立的肺病療養院,曾陪伴無數原住民病患度過艱難時期,後來轉型為學生中心,服務山區青年就學需求。隨著時代變遷,場地一度閒置,2024年11月20日再度啟用,延續芥菜種會「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宗旨,成為結合技藝培力、產業活化與社區共好的新起點。 

關山地區長期面臨青年外流、產業凋零、資源匱乏的困境。數據顯示關山地區112 年底老化指數為 105.16%,並且已成為全臺灣人口最少的鎮,關山習藝所針對這些挑戰,推動「自然農業」與「原民編織」兩大培力主軸,包含蛋雞飼養、農作物栽培與原民編織技術訓練,協助青年與家庭建立生活技能與穩定收入來源。更計畫結合關山自行車步道與在地特色小店,開展部落走讀體驗,串聯地方故事與產業轉型。 

受助者故事分享: 
布農族青年小虎,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為當居服人員的祖母,但收入不穩定。即將升大學的他,擔心未來學費成為祖母負擔,於是來關山習藝所打工,展現高度責任感與上進心,也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我要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