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芥菜新聞 培育成長服務
:::

迷茫浪子成少年燈塔 球場上的生命重生

芥菜新聞

迷茫浪子成少年燈塔 球場上的生命重生

2025/04/29

棒球少年的引路人

球場上,塵土隨跑壘的腳步揚起,烈日灑在少年們汗水上閃爍著,他們氣喘吁吁地緊盯投手。教練楊慶嘉站在一旁,雙手叉腰站立,眼神銳利卻藏著溫柔。這群棒球少年來自不同背景,有的家境困難,有的曾迷失於生活,但此刻,他們的世界裡只有棒球與彼此。 

基督教芥菜種會花蓮少年之家,看見孩子們對棒球的熱愛,募集資源成立「黑潮少年築夢棒球隊」,一支用運動陪伴少年學習奮戰與成長的隊伍。楊慶嘉一年前接下教練一職,成為他們這段旅程的引路人。 

楊慶嘉對棒球的熱情,來自於自己貧困的童年。那時,他最愛在巷子口與鄰居傳接球,夢想著有天能踏上真正的球場。當年戶政資料仍手寫,他的母親未曾受過教育,唯一會寫的數字是1。因此,他與哥哥的生日都是 11 月 11 日,這成了家人之間的獨特記號。 

黑潮少年築夢棒球隊教練楊慶嘉
楊慶嘉訓練球隊,紀律中帶溫度,成為少年們的生命榜樣。

 

球員夢碎,迷茫中尋路

1970 年代正值台灣棒球熱潮,楊慶嘉一路從國小打到國中,在校隊中努力拚搏,只為夢想中的冠軍舞台。然而,現實比夢想來得急迫,家中的經濟壓力迫使他中斷球員生涯。失去棒球,也缺乏學歷與資源,他一度在社會中沉淪,追逐快速卻空洞的金錢與表面榮華。直到多年後,他選擇放下過去,來到花蓮重新開始,從廚房助理做起,苦練廚藝,並在婚後經營起餐廳與咖啡廳。 

「但我心裡很清楚,棒球才是我的根。」他語氣堅定。命運兜轉,楊慶嘉再度踏上棒球場,成為學校球隊總教練。他的目標不只是四強、八強,而是要讓球員站上冠軍舞台。然而,學校因內部體制的調整,讓他失去了穩定的工作,也讓家庭陷入困境。妻子在懷孕生子後,身心承受巨大變化,需要長期的心理支持與醫療照顧。作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與主要照顧者,楊慶嘉承受著雙重壓力,身心俱疲。 

以工「帶振」,走在陪伴築夢的路上

「讓楊教練來帶我們吧!」學校球隊教練卸任的消息傳到少年之家孩子們的耳中,他們向主任請求。走過生命的迷惘,楊慶嘉很能理解這群少年們。「我也說不上來,但我就是喜歡這些孩子,無論他們的背景如何、經歷過什麼。」在他身邊,少年們不只是學打球,更學習紀律與責任。孩子們知道,教練的話,總是為了讓他們變得更好。 

「教練,這球怎麼打才會飛更遠?」訪談途中,孩子們湊過來問。 

楊慶嘉笑了笑,抬手示範:「不能靠蠻力,要掌握對的角度和時機。」 

楊慶嘉指導黑潮少年正確的棒球打擊動作
楊慶嘉(右)指導少年打擊動作。

 

如今,他不僅是「黑潮少年築夢棒球隊」的教練,也參與芥菜種會的以工「帶振」計畫,透過棒球專業及場域維護等工作獲得收入,彈性安排的時數,讓他同時兼顧家庭照顧的責任。 

楊慶嘉參與以工帶振計畫,協助少年之家自然農業耕作
楊慶嘉(右一)參與以工「帶振」計畫,協助少年之家場域維護及自然農業耕作。(攝影:楊鈞濰)

 

訪談結束時,一名剛放學的孩子遠遠揮手喊著:「教練,我回來了!」楊慶嘉微笑點頭:「這是我每天最滿足的時候。」 

基督教芥菜種會少年之家,透過適性發展與多元學習,讓孩子們在練習中重建信心、找回自我,看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楊慶嘉用自己的專業與生命,陪伴這群曾經迷失的少年,一步步走向自立與成長。而他自己也透過以工「帶振」計畫,重新站穩照顧家庭的腳步,成為孩子們眼中值得敬重的引路人。曾經錯過的夢,如今陪伴他人走在築夢的路上。一段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由此展開。 
 

少年之家-助養計畫

加入芥菜種會芥菜種會官方LINE 讓愛溫暖您每一天

我要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