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芥菜新聞 培育成長服務
:::

「認」真生活每一天,「養」育孩子有盼望

芥菜新聞

「認」真生活每一天,「養」育孩子有盼望

撰文/謝明根社工

隨著時間的演變,台灣經濟日漸成長,國民平均所得也逐年增加,然而貧富差距也逐漸變大。資源匱乏的家庭孩子往往難以有良好的教育機會,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以及眼界難以擴張,若沒有良好支持陪伴以及好的教育環境,很容易使孩子進入階級複製的貧窮世襲當中。

芥菜種會服務陪伴的弱勢家庭樣貌多元,不論單親、隔代、寄親、親屬扶養等;家庭也有各樣的議題,如身心障礙、重大疾病、新住民、未婚生子等。同時這些家庭並不完全是「低收」或是「中低收入戶」,也有許多經濟困難邊緣戶家庭。

我們的平凡,是孩子的不平凡

菁菁和瀚瀚從小父母雙亡,由姑姑和姑丈扶養長大,在長期的陪伴照顧下,二位孩子早已將姑姑當成「媽媽」,一家人感情十分和樂。然而,在姑丈罹癌後,家中經濟壓力沉重,二位孩子升上高中便開始打工幫家裡分擔生活開銷,減輕姑姑的負擔。

當社工邀請菁菁和瀚瀚參加芥菜種會舉辦的高中營隊時,二位孩子顯得有些緊張,因為二人很少有機會來到台北,這是他們第一次要自己搭車前往都市。當天到車站接他們時,感覺二人有些忐忑,原來是在擔心自己是否能在營隊中交到朋友。

所幸在營隊活動中,菁菁和瀚瀚也逐漸認識其他同學,除了學習自我探索以及各樣的AI科技和體驗外,他們也樂意分享自己的學校經驗給升高一的學弟妹。過程中,也逐漸有安全感,樂意開始分享也在團體中回饋。

在活動結束後,社工陪他們到台北車站,經過京站時,菁菁不自覺地對著翰翰驚呼「哥你看,這比我們家那邊的車站廣場百貨還要大很多耶」。

當問到孩子的心情和收獲時,孩子回覆「起初真的很擔心和害怕,但最後還是有交到朋友,第一次來台北,感覺很新鮮也很特別」。社工聽到後也不禁感慨和不捨,在偏鄉或是郊區的弱勢孩子,從小可能就需要面對很多困難,甚至玩樂放鬆的機會都寥寥無幾。芥菜種會連結在地助人網夥伴,提供資源和機會,讓偏鄉孩子們也能享受那些我們日常看似平凡,對他們卻是不平凡的體驗和感受。

令人感到開心的是,二位孩子很努力也很認真,連續二次都申請高中助學金計畫,減輕學校上的花費,也開始投入芥菜種會服務和課程學習,幫助自己有更多打開眼界的機會!

堅強樂觀的新移民母親

小依的媽媽是陸籍新移民,從國中開始就外出自立工作和生活。長大後原以為嫁來台灣可以展開全新的人生。然而,小依的爸爸並未負起照顧家庭責任,由媽媽一人獨自扶養小依。二人居住在工廠的宿舍中,生活環境簡單,而媽媽努力工作賺錢,讓孩子能夠穩定就學,同時媽媽也虛心學習,不斷調整照顧孩子的方式。社工與媽媽聊完後,也回饋「相信媽媽相當堅強,儘管沒有支援,但還是把小依照顧的很好。」,媽媽也笑著回應說「因為從小就要照顧自己,現在也就努力照顧好孩子」。當中秋節時,除了認養人送給孩子的月餅外,芥菜種會在地的合作教會也送給媽媽中秋禮物,期盼祝福媽媽和孩子中秋佳節並不孤單。

認真照顧孩子,養育孩子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階段和所學的課題。為了幫助這些孩子長大,並不只是社工的關懷和許多人的陪伴,更重要的是,需要這些孩子的照顧者的努力和協力,幫助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邁進。當社福單位、社工開始與家長們一起討論,如何幫助孩子時,改變也就一點一滴地發生。相信大多數的照顧者,都是「認」真努力地過每一天,「養」育孩子快樂成長。「認真養育孩子成長」,是大家的願景也是盼望,更是一個共築的理想。

我要
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