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文化百寶箱】5月號
猶太潔淨池
作者:張思聰牧師(台灣教會更新協會專任講師)
萬里「聖經文化園區」的猶太會堂大門邊,有一個潔淨池。本期專欄將為大家介紹,潔淨池的功用、相關儀式以及信仰意義。 許多宗教都有所謂的「潔淨禮儀」,多半是透過水、火、鹽、油、血以及獻祭或其他特定物品,來進行潔淨。傳統猶太教也不例外,有著各種潔淨禮儀。但到底什麼是不潔淨的?什麼才是潔淨的呢?
舊約時期的潔淨禮儀
根據摩西五經記載,魚、禽、獸與昆蟲有分「潔淨的」與「不潔淨的」;潔淨的就是可以食用的,不潔淨的則不能摸也不能食用。獸類的分類比較單純:凡是「反芻又分蹄」的獸類都是潔淨、可食用的,就只有牛、羊。魚類中,凡是「有鱗又有翅膀」的才是潔淨的,其餘的魚類都是不潔淨,不可食用的。潔淨的鳥類都是「素食」的鳥類,不潔淨的鳥了則是「雜食」,包括吃肉或昆蟲的鳥類。爬蟲類中「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中,有足有腿,在地上蹦跳的」是潔淨的,其他都是「不潔淨的」。(利未記十一章)
至於潔淨的方法,則是林林總總,在舊約聖經中均有詳細列明:
1. 用公牛血潔淨祭壇。(利未記8:15)
2. 觸摸不潔淨物品的,隔一天就自動潔淨。(利未記11:24)
3. 婦女月經、生產男孩屬於不潔淨,等不潔淨的日子滿了,就藉著獻祭得以潔淨。(利未記12:7)
4. 有傳染性的皮膚病痊癒後,用水洗身體與衣服,後由祭司宣布潔淨。(利未記13:6)
5. 大麻瘋病痊癒之後,還要獻贖愆祭以及一些用血的禮儀,用水洗凈身體,才算潔淨。(利未記14章)
6. 房子發霉,就要把發霉的部分移除,重新上漆,再經祭司檢查後,才算潔淨。(利未記14:48)
7. 嬰孩出生後會用鹽「洗潔凈」。(以西結16:4)
8. 祭司在奉職前要在洗濯盆裡洗手洗腳潔淨自己。(出埃及30:20)
在〈利未記〉記載的潔淨禮儀中,只有部分需要用水洗凈身體。其餘則是藉著獻祭、時間或是清理動作,完成潔淨。
新約時期的猶太潔淨禮儀
▲位於死海西北端的古代猶太社區遺址——昆蘭遺址
現代猶太教的潔淨禮儀是在舊約至新約,為期約四百年的期間發展出來的,是摩西五經規定的潔淨禮儀的延伸。究竟這些儀式是什麼時候成為正式的猶太教潔淨禮儀?已經無可考證。在以色列死海西北端,有個古代猶太小型社區遺址,建立於主前二世紀, 稱為「昆蘭遺址」。考古學家 在這個古猶太社區遺址發現了好幾個「潔淨池」。(如圖)從這些潔淨池的設置狀態,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說,主前第二世紀的猶太教,已經有了「全身浸泡在水中的潔淨洗禮」;潔淨池的用水是用「活水」,就是雨水、河水或泉水;進行潔淨禮時,要全身浸入池水中;以及潔淨禮時,婦女的頭髮也要完全浸入水中。
施洗約翰的洗禮
根據馬可福音1:3-4記載:「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免。」 意思是,施洗約翰把猶太教的「潔淨浸禮」改變成「悔改罪得赦免的浸禮」。這對猶太教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猶太教從摩西五經開始,都必須去聖殿獻上贖罪祭或贖愆祭,才能使罪得到上帝得赦免。可是施洗約翰卻把猶太教的「潔淨禮」改變成「罪得赦免的洗禮」,意思是,只要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悔改罪行,就能得到上帝得赦免,不再需要到聖殿去請祭司獻上贖罪祭或贖愆祭。施洗約翰這樣做,等於擺明了要否定了猶太教的信仰中心——聖殿制度與禮儀,包括祭司與獻祭儀式。但是,因為當時很多猶太人,包括不少祭司們,都相信施洗約翰是上帝差遣來的先知,所以當時的猶太教領袖們不敢殺害施洗約翰。
▲昆蘭遺址出土的潔淨池
當時施洗約翰的門徒也在其他地方傳「悔改罪得赦免的洗禮」,也「奉約翰的名」為人施洗。這些門徒甚至有遠到以弗所的。(使徒行傳19:4)
耶穌基督的洗禮
耶穌去接受施洗約翰的施洗後,表示耶穌已經成為施洗約翰的門徒,難怪施洗約翰看見耶穌去接受洗禮時會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嗎?」 受洗之後,耶穌所傳的福音也是施洗約翰所傳的:「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 !」(馬太3:2,4:17)
當耶穌在猶太人中傳「悔改就能得到上帝赦罪」的福音時,猶太人立刻質問他:「你仗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耶穌反問他們說:「我要問你們一句話,你們回答我,我就告訴你們我仗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你們可以回答我。」(馬可11:25-31) 「從天上來的洗禮」 意思是,施洗約翰的洗禮是從上帝特別指定的,那麼耶穌所傳的「悔改罪得到上帝赦免」的福音就是從上帝來的福音。這樣,耶穌傳福音是才不會被猶太人殺害。這就是「施洗約翰為耶穌基督預備道,修直他的路」的意思;如果沒有施洗約翰先出來傳福音,耶穌傳福音就可能立刻遭到殺身之禍,因為他只是一個出身加利利,名不見經傳的拉比而已。
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之前就吩咐祂的門徒們說:「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加24:47)
就這樣,洗禮,由猶太教的「潔淨禮儀」被施洗約翰轉化為「悔改罪得上帝赦免的洗禮」,再被耶穌基督的門徒轉化為「奉耶穌的名接受洗禮、使罪得上帝赦免」的福音。
▲昆蘭遺址出土的另一個潔淨池
Copyright © 2022 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附設社會事業
本文版權為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附設社會事業所有,請勿擅自轉載、重製或做其他使用。如欲轉載或做其他引用,請先與本會聯繫。 洽詢電話:02-7703-0313,Marketing@mustard.org.tw
【作者簡介】
張思聰牧師
現任: 台灣教會更新協會專任講師
學歷: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德國漢堡大學神學碩士、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博士研究(聖經翻譯)、加拿大頌泉內在醫治學校結業(SINGINGWATERS MINISTRIES)
張牧師聖經學養底蘊深厚,並能以生活化的方式教導信徒認識並進入天國文化的生活,懂得依靠聖靈的能力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並在生活中持續更新內在。目前巡迴教導聖經相關課程、講道訓練、個別服事,常在各教會、神學院帶領服事團隊的裝備及生命更新醫治提升,彰顯聖靈的大能。
【芥菜種會附設社會企業——孫理蓮紀念營地】
孫理蓮紀念營地為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所創立。1965年,為了讓弱勢兒少也能和一般孩子一樣,參加暑期營隊,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孫理蓮女士募資購地籌建萬里營地(今稱孫理蓮紀念營地)。而今,為了回應孫理蓮宣教士要這營地「為主多多使用」的期許,營地轉型為社會企業,發展為北海岸靈修聖地,並設立全台首座聖經文化園區,致力於闡明聖經中的文化與歷史脈絡,讓上帝的祝福更加深刻真實,療癒人們的身心靈,服務範圍與年齡層都更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