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中區職場參訪系列二-遊戲程式設計業)
本年度「多走一哩路」方案以「百工日誌」為主軸,帶領青年按職業興趣,走進職場,近身體驗!
中區職場參訪第二個系列「遊戲程式設計」業,參訪團由大二到大四的四位青年組成,成員分別就讀資訊工程、資訊管理、資訊與通訊學系,各有專長的他們,帶著對於遊戲產業的好奇與熱情,迫不及待踏進「艾可米遊戲公司」以及「大思小設程式設計學苑」,期待一窺「遊戲產業」的神祕風情。
(圖三青年們事先蒐集艾可米遊戲公司的相關資訊,事先提出訪談題目,於當天請益)
(圖四艾可米遊戲公司分享即將發表的遊戲,從遊戲宣傳片的簡介中,帶出該公司產品的市場定位與特色。)
為快速讓青年們認識「艾可米遊戲公司」,林政賢專案總監分享即將發表的遊戲宣傳影片,從簡短的遊戲影片中,開啟商品的美術風格定位、遊戲風格定位話題。林總監表示,一個遊戲能否獨樹一格並引爆玩家熱情,市場定位及行銷手法乃關鍵因素。身為技術端人才,有了好的定位方向,技術上能否克服一切問題做出完美呈現呢?林總監提醒青年們,不斷自學充實提升技術是基本的,而要做出一個好的遊戲,絕不是靠個人作業,是需要團隊緊密合作才能得!美術總監眭弘遠補充道,美感是很抽象的,在「艾可米遊戲公司」工作這段時間,他不斷學習如何清楚表達、創造好的溝通模式,即使反覆修正是必然,確保團隊能同心一起往前走,這樣的過程很珍貴。
技術總監李明峻則是當場用樹狀圖表為青年們分析--投入遊戲產業可以切入的各種技術領域,他建議青年們先就自己有興趣優勢的技術開始預備,而後就相關領域技術增能;技術與美術緊密不分,技術總監鼓勵青年們「不侷限單一能力」,擴充相關領域技術能力有助解決上下游問題並使專案執行更順暢,幫助我們提升競爭力!
兩個小時的參訪中,青年們了解遊戲產業的必學程式語言、產業分工、生態、行銷方式,主管們更分享精進設計能力的練功秘訣,讓青年們大呼「收穫滿滿」!
遊戲公司之後,青年參訪團來到「大思小設程式設計學苑」。創辦人魏淳豐老師談到自己在北部軟體公司擔任程式設計工程師,一路提升成為主管帶領團隊,多年後回到家鄉台中轉任教職的經歷。魏老師先為青年們彙整了資訊相關領域的職缺類型,而後分享「資訊相關領域者」除了寫程式當工程師之外可能的職涯發展路徑;他回顧擔任助教期間發現自己喜歡教書,回到中部後曾在大學任教,深刻體會程式語言邏輯訓練應向下紮根,在自身多元能力具備後,魏老師重新為自己生涯定位,以「教育」領域為目標市場,進行優劣勢分析,而後開設了「大思小設程式設計學苑」。
(圖五「大思小設程式設計學苑」創辦人魏淳豐老師(左一),分享自己一路從程式工程師,轉換跑道成為大學老師,而後進入兒童程式設計領域的歷程。)
(圖六魏老師分享解說)
「如何將程式撰寫能力變成自己的技能」?針對這個提問,魏老師鼓勵青年積極爭取參與開放專案、網站刷題競賽,也分享許多可以自學充電的外文網路資源。同時他分享自己「以成品為目標」的自我學習歷程,就是為自己設定一系列目標,一段時間就學習某一種程式語言,並寫出程式來,如此持續練功精進。另外,凡走過務必留下痕跡!! 魏老師要青年們有計畫地為自己留存學習軌跡與成果(例如作品集、撰寫技術筆記等),這些紀錄除了是展現能力的證據,更能展現自己是有持續學習動力的人。
本次「遊戲程式設計業」參訪,開啟了青年們的多元視野,除了職場生態、市場定位概念、職涯可能性,達人們也就程式設計與練功方式做出指引..。當聽到達人們異口同聲地說「外文閱讀能力、語言溝通能力是在產業中得到晉升機會的加分項」,青年們頓時「小鈴鐺開啟」! 原來,工程師不是程式能力強即可,擁有「閱讀力、溝通力、團隊力」方為經營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