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防救災服務中心 鍾主恩專員
新型氣候災難已變成日常噩夢,颶風、洪水、熱浪、火山爆發、土石流、海嘯、乾旱及野火,每年在世界各地持續上演千年一遇、百年一見的災難,不斷刷新氣象史的紀錄,甚至造成糧食危機。世界各地的氣候科學家,對於這樣的極端氣候不斷升級提出警訊。
颱風豪雨過後的溪水暴漲
氣候危機是現在進行式,然而一般人卻有如溫水煮青蛙,認為全球暖化、海平上升等氣候問題是緩慢的變化,也好像遙遠未來的事情,這樣的慢性風險逐漸影響而無自覺。然而,對於原住民族來說,卻是深刻有切身感覺的。原住民族文化中,對於新遷徙的地會命名讓族人認識,命名的方式依據生態特性,或者曾經發生的事件為依據。例如過去曾經發生的災難,提醒族人注意潛在的災害危機。舉例有些泰雅地名,Hnway(水沖過的地方);Qonaw(發生過土石流的地方),讓族人判斷災害來臨的狀況,也了解土地使用的限制。現今的災害發生的規模都已超過想像及以往受災的經驗值,從前藉由觀察周遭自然環境的變化,來預測天氣的方法,也因經濟發展的開發行為受到影響,改變原住民族原有的生存模式。面對越來越難預測的天災,超前部屬、萬全準備是刻不容緩的行動。
南投縣仁愛鄉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常因豪大雨導致大崩塌影響往來交通
芥菜種會防救災服務中心 於台東縣海端 及蘭嶼 、南投縣紅香部落 、新竹縣泰崗部落 4處之原鄉教會合作設置備災儲糧點 。透過與部落居民的對話,瞭解部落面對災害時的需求,評估在地受災的影響,提早做好物資儲備,當部落受到災害影響,道路中斷、孤立無援之時,藉由儲糧點提供最即時的協助。部落族人也可以及早預備各項物資,當有急難需要的時候,便可提供物資以解燃眉之需。
駕駛備災食銀車前進原鄉部落
將備災物資送至部落與離島
越是美麗原始的地貌風景,隱藏越多的未知的風險。下次當我們進到部落欣賞好山、好水、好美麗之人文風景,也別忘了多留意陡峭山壁、清澈溪流、翠綠陰鬱的樹林,因為當災害發生時,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甚麼事。面對氣候變遷時代,生存危機的挑戰,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守護我們所愛的居住地,減緩災害規模升級,事前做好備災儲糧,提升災害韌性,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做好預備。防災需要大家一起注重關心,因為防災是沒有鬆懈的一天。
▲去年寒流來襲,部落儲糧點提供保暖衣物、麵條發放給部落有需求的居民▼
芥菜種會邀請您支持社區防救災計畫,共同翻轉災害,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