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天鵝颱風以每小時225公里的持續風速,成為2020年全球最強颱風,襲擊菲律賓呂宋島南部畢科爾區(Bicol Region)的加丹杜安尼斯(Catanduanes)省、艾爾貝(Albay)省 與南甘馬仁(Camarines Sur)省,並造成菲律賓全國總共2400萬人受影響。全國總共50萬人(包含新冠肺炎患者和醫護人員)在颱風來臨前撤退避,因此保住生命,但是財產損失難以計算。其中畢科爾區是受創最嚴重的區,有39個城市受到水災重創,甚至Guinobatan城的三個村鎮,被火山泥流掩埋。
天災「零死亡目標」之艾爾貝省
艾爾貝省在菲律賓一向遭受各式天災天災侵襲,先前也發展並一路執行「零死亡目標」,甚至在過去二十年達到零死亡的典範,成為全球防災之模範,並在國際間數次獲獎(註1、2)。而菲律賓本身為世界上第三大天災發生國家,對防災、災後韌性、氣候變遷適應等納入政策和教育教材中(註3)。因此此次的災前撤退,導致死傷數尚有控制,但是財損與生計卻難以恢復。同時,疫情又增加災情之嚴重性。
村長(左一)帶領村民撤退 (Photo by Tearfund)
蒂維市之回應
本會合作夥伴在災難發生當週隨即做出回應,並邀請芥菜種會一起分擔重建救援資源,發放650個食物包,協助暫時度過第一關。本會此次主要發放之受災區為艾爾貝省的蒂維(Tiwi)市,而颱風是一時的,重建卻是長久的,因此除了本會支持之食物包之外,合作夥伴尚有提供每戶小額零用金以急用、以工代賑、協助增加收入與就業,以及創傷後輔導等。
艾琳是此次的服務家戶。她有四個孩子,包含一個寶寶和三歲幼子。她的先生先前在宿霧工作,疫情來臨封鎖政策執行之後不幸失業,被困在島上六個月。之後雖然得以在奎松省擔任勞工,但是在宿霧失業期間積欠的2萬多元台幣債務,令他仍然無法賺取任何多餘收入。丈夫每週只能寄400元台幣回家,艾琳在家裡無法擁有任何其他財務支援。而颱風撤退回來後,整個家被吹毀殆盡,沒有錢購買飲水以及奶粉。
家裡屋頂被吹毀,即便艾琳能夠購買簡單的鐵皮和釘子,但丈夫不在無法修繕,艾琳也沒有錢能夠請工匠。先前她總是製作盆栽透過網路販售、買家自取,每個有80元台幣收入,但自從疫情大家不出門,便沒有人購買。每天晚上,因為家裡門損壞,艾琳擔心孩子安危,完全無法睡覺。這段期間,至少有本會和合作機構提供之食物包,讓她這個月暫時不用煩惱。
(Photo by Tearfund)
氣候變遷導致菲律賓僅是在去年10月就連續遭受7個颱風的侵襲(註4)。又正逢疫情之肆虐,菲律賓的弱勢階級成為氣候難民。除了艾爾貝省之防災措施和各界支援之外,另一個終極預防措施仍然是對氣候變遷之呼籲。此次颱風後,多方人士也呼籲各界持續重視全球氣候變遷。畢科爾大學的學生向政府呼籲「我們受夠了」,並響應氣候倡議團體、科學家,訴求政府要採取氣候變遷緊急狀態、已立即採取行動(註5)
在可預見的未來,菲律賓的頻繁天災仍難以避免,芥菜種會除繼續關注氣候變遷、國內外防災救災政策、海外社會結構議題外,仍然會每一次陪伴著他們。
捐款幫助菲律賓颱風受災家庭,提供過度時期的生活所需。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