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學者Posner和Vandell(1994)表示課後照顧可以協助弱勢兒少滿足親情撫慰的需要以及導正青少年走上正確道路。因此花蓮少年之家特別為孩子安排課業輔導,針對國、英、數、自然、社會及職業學習專業科目等,加強孩子的學習效能以及自信。
同時,我們依孩子特定才能或潛力,提供才藝學習的機會,包含繪畫、舞蹈、爵士鼓、貝斯、電吉他、電子琴等。另外,我們也期望孩子們身心正向發展,並把精力和體力用在擅長的體育項目上,因此我們也提供孩子籃球、桌球、游泳、馬拉松、壘球、單車、足球等體育課程,期望孩子能從中建立正向的生活態度和習慣。
課業輔導 提升孩子學習信心
透過課業輔導 小金漸漸不拒絕學習
小金來到花蓮少年之家以前,是一位拒學、逃學的孩子,兩年的國中課業學習幾乎是空白;但其實小金是具有聰明的潛質,現在透過課輔,小金開始一點一滴重新學習、重拾自信,原本對升學相當排斥的他,現在開始對升學充滿了盼望與期待。
透過才藝學習 發現內在優勢
透過興趣學習 讓孩子建立自信
阿山在學業的成就上表現不好,一看到書本就腦筋打結,這對阿山來說,感到非常挫折,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用... 後來,透過多元學習計畫,阿山接觸音樂,開始觸動他內心對音樂的興趣... 阿山只要一碰到音樂、樂器就充滿動力! 從貝斯到吉他、爵士鼓到電子琴,阿山都很認真學習,並且展現出很好的音感及技巧。阿山笑著說:「只要通了,其實都很簡單嘛!」就這樣,阿山漸漸建立自信和對自我成就的滿足感!這樣的啟發對於阿山在課業上的學習及態度也很有幫助,漸漸的阿山也不害怕面對書本了。
透過體育課程 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從游泳獲得自信的阿修
阿修體型瘦小,不擅長籃球或其他運動,唯一可以讓阿修不會因體型而與他人有差距的運動,就是游泳。從基本的打水、漂浮,到逐漸學會自由式、蛙式,阿修每天勤於訓練,每當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阿修就早早起床參加泳訓,奮力地打水練習。在這當中,阿修學會了規律的自我訓練,給阿修帶來更多的自我肯定及自信心。
從營隊中學習團體生活適應能力
小賢來自於台東偏鄉,自小因為家庭失功能,輔導們發現小賢很不容易與人建立關係,對團體生活相當的排斥,因此鼓勵他參加暑假的六天五夜花東縱谷單車體驗活動。對小賢而言,不論是爬山、騎單車、健行,這些能讓他用自在的方式與同儕相處的戶外活動,都能幫助到他更適應團體生活規範。他的改變也逐漸明顯,包括減少說髒話的次數、面對憤怒情緒時能夠先要求離開現場處理情緒,看到其他少年的需求也能嘗試伸出援手。小賢在會談時提到,希望將來能夠有機會參予更多的體驗活動,甚至選擇運動休閒科系,發揮自己的體能長才。
成果報告
「107年少年之家多元學習計劃」成果報告
|